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流程中,一般来说,1、先根据项目特点有针对性的收集数据、资料,2、然后根据经济评价规则计算相关指标(表格、图形),3、再依据这些计算结果编制文本章节。
可行性研究中所需的经济评价表格、图形,是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各行业建设项目的《方法与参数》所要求的。
作为一名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多年的工程实践表明,没有这些经济评价计算表格,可研报告的深度肯定不达标,评审很难通过。
往往,有这三个途径得到这些表格、图形:1、手工计算;2、编程、专业软件;3、在线生成网站。
但问题是:
首先,手工计算需要可研承担人员、评价人员有较高的工程技术经济学素养,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而且,费力的同时耗费大量时间,在紧迫的可行性研究工期面前,显然不合时宜。
其次,专业软件使用看似省时,实际只是假象,编程和使用专业软件均需具备专业知识才能做到。不少时候,软件运用中,因为不清楚专业知识,或不清楚软件使用设计流程,搞得半途而废,浪费了本来就紧迫的工期,所以,软件使用并不是所有从事可研的技术人员能做到。而且,软件使用难度大、正版价格很高不说,盗版又常出差错,使可研报告质量得不到基本保障,导致评审通不过而咨询公司蒙受经济损失。
要克服以上所说的价格高、使用难度大、花费精力多,我们在工作过程中也常常很苦恼。
前不久,同事发现了个网站,工可网,一个在线生成这些评价的网站。比起几万元的软件、几万元的项目合同额或几万元的工程咨询公司技术合作价,可以说是个公益性网站,因为它每个项目只收两三百元的人工调试复核费用、网站和软件部分是免费的,并且我们用了几个项目下来,有这么几点感受:
1、填写项目基本数据很简单,若是项目收集的资料齐全,不花个把小时就完成填写了(建议其实可以完全按照填写数据的页面去收集资料,这样更省事);
2、提交了后,有专业的人员审核(似乎也是国家注册的咨询工程师),有什么问题他们就会及时和你沟通;
3、得到计算结果是excel形式的,还是很快的,最快的一次我记得是4个多小时吧,最慢的是晚上提交了第二天发来的;
4、计算结果很规范,并且指标齐全,目前还没发现有缺或漏的指标;
5、在编写项目文本中,有什么需要询问的,他们也还是积极的。
6、总结来说,工可网克服手工计算数据质量低费时、正版软件的高昂费用、盗版软件常出差错矛盾,把我们的咨询工程师从繁重的数据计算劳动负荷中解放出来,专心平衡工程要素,全面提高可研质量。
链接: 工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