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识别
(一)风险因素分析
在风险调查基础上,针对群众不理解、不认同、不满意、不支持的方面,或在日后可能引发不稳定事件的情形,全面、全程查找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各种风险因素。围绕拟建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是否可能引起群众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从拟建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可能对外产生的负面影响,项目与当地经济社会的相互适应性等方面,全面、动态、全程识别拟建项目建设和运行可能诱发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稳定风险事件,识别影响拟建项目总体目标顺利实现的各种社会稳定因 素。
拟建项目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因素众多,但 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项目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风险和项目与社会 的互适性(社会对项目的认可接纳)风险。运用层次分析法,项目对
社会稳定风险可分解为六种类型:政策规划和审批程序、征地拆迁及
补偿、方案的技术经济性、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社会影响和媒体舆情。
这六类可细分为 32 个因素,本节将结合本项目及周边环境特点,针
对 32 个因素进行逐条对照,初步识别本项目风险因素如下表 4-1:
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对照表。
1. 政策规划和审批程序
(1)风险识别 政策规划和审批程序可归纳为以下三个风险因素: ①立项审批程序:项目立项、审批是否依法合规; ②产业政策、规划:与地方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相容性;③可研过程中公众参与:铁路方案、环评审批过程中的公示及诉求、负面反馈意见等。
(2)风险因素分析
①立项审批程序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同意开展锡凌煤矿装车站铁路专用线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内发改铁路函[2012]257号)。待补充此篇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进行报批,完善立项手续,不存在风险内容。
②产业政策、规划线路所经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现场勘测期间,通过与地方规划部门多次接触汇报,征求意见,优化完善方案,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规划影响较小,目前项目选址意见书已基本完成。分析认为,该因素不存在风险内容。
③可研过程中公众参与环评公参程序符合相关要求,不存在风险内容。
2. 征地拆迁及补偿
(1)风险识别 征地拆迁及补偿可归纳为以下七个风险因素:
①建设用地、房屋征拆范围:建设用地是否符合因地制宜、节约 利用土地资源的总体要求,房屋征拆范围与工程用地需求之间、与地 方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等;
②被征地农民就业及生活:农民社会、医疗保障方案和落实情况, 技能培训和就业计划等;
③土地房屋征拆补偿标准:实物或货币补偿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关 系、与近期类似地块补偿标准之间的关系(过多或过少均为欠合理);
④土地房屋征拆补偿程序和方案:是否按照国家和当地法规规定的程 序开展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工作;补偿方案是否征求公众意见等;
⑤特殊土地和建筑物的征收程序:涉及基本农田、军事用地、宗教用地等征收征用是否与相关政策的衔接等;
⑥管线迁改及绿化:管线迁改方案和绿化的合理性等;
⑦对地方的其他补偿:对因项目实施受到各类生活环境影响人群
的补偿方案等。
(2)风险因素分析
①建设用地、房屋征拆范围
目前土地预审已经得到国土资源部批复,取得了内国土预审字[2013]18 号《关于锡凌煤矿装车站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用地的预审意见》。本项目建设依法合规性不存在风险内容。
房屋征拆范围原则上在拟建铁路设计用地界范围内进行拆迁,工程范围外根据房屋性质、噪声振动达标情况等,进行拆迁、置换等工程措施。分析认为该因素存在风险内容。
②被征地农民就业及生活 少数农民可能对土地依赖性较强,对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除经济补偿外,一方面考虑采取土地置换措施,另一方面政府考虑给予就业机会,依法享受各项社会保障,分析认为该因素不存在风险内容。
③土地房屋征拆补偿标准设计文件中采用的补偿费标准是以当前国家、相关省、市有关征地拆迁政策文件为依据计列的,距离项目开工和建成还有一定周期。期间,由于物价波动、经济发展、民众意愿等因素变化影响,相关征地拆迁政策和标准存在变化的可能,从而对投资规模产生相应的影响,对建设实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分析认为该因素存在风险内容。
④土地房屋征拆补偿程序和方案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详细调查沿线居民及企业拆迁数量,做好拆迁影响评估工作,征求民众意见;项目实施前建设单位、地方政府、设计单位三方共同确认拆迁数量;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公平、公正、合理做好拆迁补偿工作,尤其企业主对拆迁政策的公平性和安置地块十分关注,执行过程中必要时对部分企业用国有土地进行置换,在企业搬迁过程中做好生产经营损失赔偿,分析认为该因素不存在风险内容。
⑤特殊土地和建筑物的征收程序主要涉及基本农田、军事用地、宗教用地等征收征用执行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政策,分析认为该因素不存在风险内容。
⑥管线迁改及绿化
根据设计要求,对于不满足铁路限界及施工或运营安全要求的各类管线进行迁改,迁改方案及标准执行相应的设计规范及要求。分析认为该因素不存在风险内容。铁路工程绿化设计执行相关设计标准,占用地方绿化用地的按照原标准恢复或补偿。绿化不存在风险内容。
⑦对地方的其他补偿
该项目对地方没有其他补偿,该因素存在一定风险内容,但不作为主要风险因素。
3. 方案的技术经济性
(1)风险识别方案的技术经济性可归纳为以下两个风险因素:
①线站方案:铁路线站方案的工程安全、环境影响等方面的风险因素。
②资金筹措和保障:资金筹措方案的可行性,资金保障措施是否充分。
(2)风险因素分析
①线站方案
本项目线站方案充分考虑了工程安全的影响,通过修建防护栅栏或围墙将铁路沿线及车站与路外的其他设施进行了隔离,沿线道路按全立交设计等,保证了铁路的生产生活与路外社会生活不发生冲突和相互影响,同时对沿线及车站周边环境的影响也降低不少。经分析,本因素存在一定风险内容,但不作为主要风险因素。
②资金筹措和保障 本项目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企业投资、金融机构贷款等渠道。 本项目由广西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出资建设。广西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占静态投资的 25%,贷款部分由国内银行提供,占静态投资的 75 %。
4.生态环境影响
(1)风险识别 生态环境影响可归纳为以下十个风险因素:
①大气污染物排放;
②水体污染物排放:铁路车站、点的污水处理及排放等;
③噪声和振动影响;
④电磁辐射、放射线影响;
⑤土壤污染:重金属及有害有机化合物的富集和迁移等;
⑥取、弃土场:取、弃土场设计是否符合环水保要求;
⑦日照、采光影响:与规划限值之间关系,日照减少率,日照减少绝对量,受影响范围、性质(住宅或其他)和数量(面积、户数)等;
⑧公共开放活动空间、绿地、水系、生态环境和景观:公共活动 空间质和量的变化、公共绿地质和量的变化,水系的变化,生态环境 的变化,社区景观的变化等;
⑨水土流失:铁路工程实施引起地形、植被、土壤结构可能发生 的变化;
⑩其他影响:如文物、古木、墓地以及生物多样性破坏 ;
(2)风险因素分析
①大气污染物排放
工程施工期间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为,以燃油为动力的施 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增加,必然导致废气排放量的相应增加;施工过 程中的开挖、回填、拆迁及沙石灰料装卸过程中产生粉尘污染,车辆运输过程中引起的二次扬尘。施工期对大气环境影响最主要的污染物是粉尘。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直至工程验交,扬尘污染始终是施工期间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从开辟施工便道,土石方调配,建筑物施工,直至工程竣工后场地清理、恢复等诸多环节,沿线施工现场及连通道路周围都将受到扬尘污染。
线路、站场施工在原植被遭破坏后,地表裸露,水分蒸发,使得表土松散,当风力较大时,开挖、回填均会产生扬尘。粗颗粒随风飘落到附近地面或植物叶、茎、花表面,使其生长受到一定影响;细、 微颗粒在空气中悬浮时间较长,易被施工人员和周围人群吸入,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土石方调配、物料运输产生的扬尘与气候、车速、路况等因素有关,当持续干燥、路况较差时,道路两侧短期浓度可达 8~10m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但扬尘浓度随距离的增加降低很快,下风向200m 以外已无影响。
施工扬尘将会对景观和环境卫生造成一定影响,在临近居民区污 染严重时可能引发投诉或纠纷,但其影响范围是局部的,影响时间是短暂的,采取适当降尘措施后(洒水降尘、文明施工),其影响是轻微的。运输车辆引起的二次扬尘影响时间最长,其影响程度也因施工场地内路面破坏、泥土裸露而明显加重。
②水体污染物排放 铁路车站、点的污水处理及排放安全风险包括是包括设计、施工及运营期的风险。
污水处理及排放设计是否征求地方对污水排放的拟定意见及地方排水规划方案、新建站、既有站的污水处理方案是否满足国家、地方的环保要求、污水处理设施位置的选择是否位于城镇水体的下游、城镇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是否满足卫生、防疫、防洪等相关要求,达标污水排放至附近河流、沟渠,与附近鱼塘用水相互冲突等产生风险。
施工过程中的生产作业废水,如钻孔桩施工产生的泥浆废水、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的冲洗水,以及施工人员驻地排放的生活污水。
运营期车站和铁路段所排放生产和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尽量达标排入城镇下水道管网。若周边污水收集干管尚不健全,近期交由地方环卫部门定期收集统一处理,远期结合车站附近污水干管的建设情况,一旦具备纳管条件即时纳管。
③噪声和振动影响
Ⅰ.噪声影响
施工期噪声影响:沿线分布少量的村庄,工程施工期对其产生影响的主要工程包括路基工程、桥梁工程。工程施工噪声源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两类。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包括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重型吊车等,这类机械是最主要的施工噪声源。施工中土石方调配,设备和材料运输,都将动用大量运输车辆,这些车辆特别是重型汽车噪声辐射强度较高,对其频繁行使经过的施工现场、施工便道和既有公路周围环境将产生较大干扰。常用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噪声源强见表 4-2。
表 4-2 主要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噪声源强表
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名称 |
噪声值 Leq(单位:dB 10m 处) |
推土机 |
76~82 |
挖掘机 |
76~84 |
铲土机 |
76~82 |
装载机 |
81~84 |
凿岩机 |
82~85 |
落锤打桩机 |
94~105 |
平土机 |
78~86 |
压路机 |
75~90 |
铆钉机 |
82~95 |
振捣器 |
70~82 |
卷扬机 |
84~86 |
重型吊车 |
85~95 |
载重汽车 |
72~82 |
运营期噪声影响:根据预测,铁路沿线距铁路外轨中心线 30m处可满足 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标准》标准;距铁路 30 以远区域对照 GB3096-2008 标准,在不采用降噪措施的情况下存在超标现象,影响范围达 200m 以上。因此铁路噪声影响程度中等,属于较大风险。
Ⅱ.振动影响 施工期振动影响:路基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其中路基工程施工中振动影响主要来源于土石方施工机械,如推土机、挖掘机、 铲运机、压路机和自卸运输汽车等;桥涵工程施工中振动影响主要来 源于桥梁桩基、桥墩施工等工序,本线桥梁桩基主要采用扩大基础及 钻孔桩基础,只有在深厚软土地区采用打入管桩基础;隧道工程施工 振动主要来源于隧道洞门开挖、盾构施工等。根据类比调查与监测确定的振动源强值,参照 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混合区、商业中心区”标准限值,预测主要施工机械引起地表振动的达标距离(影响范围)如表 4-3 所列。
表 4-3 主要施工机械地表振动达标防护距离表
序号 |
主要施工机械振动源 |
距振源水平距离 10m 处振级(铅垂向 Z 振级,dB) |
达标距离(m) 昼间(75dB) |
夜间 (72dB) |
1 |
推土机 |
79 |
16 |
22 |
2 |
挖掘机 |
78 |
14 |
20 |
3 |
混凝土搅拌车 |
74 |
9 |
13 |
4 |
空压机 |
81 |
20 |
28 |
5 |
运输车 |
75 |
10 |
14 |
6 |
钻孔机-灌浆机(含冲击锤) |
83 |
25 |
35 |
7 |
压路机 |
82 |
22 |
32 |
从表 4-3 中结果看出,一般施工机械产生的振动影响范围昼间为距振源 25m 以内区域,夜间为距振源 35m 以内区域。运营期振动影响:铁路振动影响根据预测路基段影响范围为25m、桥梁段影响范围为 14m,工程范围外依据房屋性质、噪声振动 达标情况进行拆迁、置换,采用上述措施后,铁路沿线振动可满足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之“铁路干线两侧”标准。 采取措施后,运营期振动引起的社会风险发生概率较小,比照风险概率-影响矩阵,属于较小风险。
④电磁辐射、放射线影响 蓝张铁路工程完工后,列车运行产生的电磁环境使沿线各频道信噪比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会降低铁路附近采用天线接收方式居民的电视收看质量;项目沿线分布的牵引变电所、GSM-R 基站,虽然产生的工频电场和磁场对安全距离之外的居民不会构成危险影响,但人们对其怀有恐惧心理,唯恐避之不及,风险发生的概率为中等,影响 程度较大,属于较大风险。
⑤土壤污染不存在该项污染。
⑥取、弃土场
铁路建设涉及大量的取弃土,取土场往往选择在荒地或沟渠旁,使用过程必然涉及到各方经济利益,如协调不利,会由此引发相互间 的矛盾,造成不稳定因素。根据以往铁路建设经验,其风险发生概率 为较低,影响程度为较小。属于较小风险。
⑦日照、采光影响 该因素不存在社会稳定风险。
⑧公共开放活动空间、绿地、水系、生态环境和景观车站在设计时均考虑了与周围景观的协调一致,并且为了改善铁路职工生产生活质量,将铁路车站界范围内闲置的空地均考虑绿化设 计,如植树、种草、设置花坛等景观的设计,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分析认为该因素存在风险内容。
⑨水土流失 桥梁、路基、站场、取弃土等工程施工过程中导致的水土流失,可能会引起周围土地局部淹没、占压。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具有时段性,建设单位通过招标将选用具有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和具有丰富的铁路施工经验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同时在招标文件中将环评及批复要求的相应施工期环境影响控制,减缓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措施进行明确,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能够落实。施工期噪声、振动引发的风险影响程度较大,发生概率较高,属于较大风险。
⑩其他影响针对沿线文物、古木、墓地以及生物多样破坏,与人们宗教、思想、感情发生不可知矛盾地段可能存在,该因素存在风险内容。
5.经济社会影响
(1)风险识别 经济社会影响可归纳为以下七个风险因素:
①对周边土地、房屋价值的影响:土地价值变化量和变化率、房 屋价值变化量和变化率影响等;
②就业影响:项目建设、运行对周边居民总体就业率影响和特定 人群就业率影响等;
③群众收入影响:项目建设、运行引起当地群众收入水平变化量 和变化率,以及收入不均匀程度变化等;
④流动人口管理:施工期流动人口变化、运行期流动人口变化管 理的影响等;
⑤商业经营的影响:施工期、运行期对当地商业经营状况的影响;
⑥施工措施的影响:拟建铁路路基、桥涵施工措施对周边居民生
活的影响;
⑦对周边交通的影响:施工过程对周边人群交通出行的影响,运行期间各类立交工程对周边人群、农民耕种、放牧等的影响。
(2)风险因素分析
①对周边土地、房屋价值的影响
铁路运营期间的影响范围主要包括附近辐射区域。铁路的建成对 周边土地及房屋价值产生明显的提升作用。调查表明,大部分当地群 众认为铁路的修建给周围土地、房屋价值的增值效应对其生活基本无 影响。受拆迁影响的居民对拆迁补偿的系列政策有所了解,认为该政 策为居民改善居住条件提供了保障,他们倾向于货币补偿方式,希望 及时、足额支付补偿金。
综上,通过项目建设对土地价值、房屋价值变化量等的影响来看, 交通的建设能带来沿线土地开发强度的加大和土地的升值。
②就业影响
Ⅰ.施工、运营期的就业机会。
锡凌煤矿专用线带来最直接的经济效益就是铁路施工或运营阶段带来的就业机会。该项目创造的就业机会主要分为两种:直接就业机会和间接就业机会。直接就业机会是指新线施工和运营直接雇佣工人。
非直接就业机会包括向新建铁路提供货物或服务的工作。 施工期间的直接工作机会:该项目是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对于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根据工程设计,工程建设期内将会产生巨大的用工需求量。部分铁路施工需要有铁路建设经验的熟练工人和一般熟练工人,这部分人员由承包商提供。但是还有相当数量的非熟练工人可以从当地农户中雇佣。施工就业带来的另一个效益就是给工人提供了锻炼机会,工人可以从新线建设中获得工作经验和技能,为寻求别的施工工作奠定基础。
施工期间的间接工作机会:新线施工期间,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设备和材料,将给沿线各县的建筑业、建材工业、商业带来发展的机遇,给沿线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除了就业机会外,新线出售物资及向施工工地供应食物和其它生活必需品(如办公用品、日用品、 出租房屋、通信设备等)所得的效益也较为可观。
同时,车站周边地区一般也是创造就业的中心。往往需要出租车、旅馆、餐馆和各种零售物品的服务。在为铁路新线或道路设施规划中的许多社区已经建有带有货架的市场区,人们可以租用作零售或在车站附近作小型制造使用。所有这些商业都需要工作人员,这就为沿线地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边远地区的农民也可以就近打工,增加额外收入,或完全代替农业收入。
Ⅱ.旅游创造的就业机会 项目所在区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近几年锡盟地区游客对于大草原青睐有加,呈逐年上升趋势,旅游资源潜力巨大,沿线旅游业的繁荣将为景点周边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如导游、商贩及工艺品销售等。
Ⅲ.吸引投资创造的就业机会
通过铁路的运营,改善了投资环境,能够更多地吸引外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也深切感受到了当地群众对铁路建设的热情,绝大部分群众对于铁路建设在就业方面的有益影响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认为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期内会为沿线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 会,对建设项目表示赞同和欢迎。
综上,通过对项目建设、运行对周边居民、特定人群等的就业影响分析,只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就可以避免或减少该项目带来的风险。
③群众收入影响
能够显著促进所在地域的发展,施工和运营期间都会带来大量就业岗位,提高当地群众收入。调查结果也表明,沿线大部分群众认为本项目的建设会对其所从事的行业起到拉动和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增加其收入或基本无影响。而与工程建设相关行业,如运输业、工程物资经营、零售、服务业的 从业人员将是本项目的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本线的修建对相关行业的 需求能明显提高该部分群众的收入。
综上,通过对项目建设、运行引起当地群众收入水平变化以及收入变化等来看,只要对受影响人群采取再就业、土地补偿、补贴等合理措施就可以避免或减少该项目带来的风险。
④流动人口管理
施工期内流动人口主要包括工地的外来施工人员。由于建设阶段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管理不善很容易与当地群众产生冲突,引起刑事、 治安、纠纷等问题,造成群体性事件。
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按照当地建筑施工流动人口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用工前必需查验流动人口的身份证,外出打工证明,计生证等证件,对证件不齐全的不予雇用。另外,为便于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控制其不良行为,用工单位还应针对文化素质低、法制观念单薄、行为不规范及自我保护能力差等状况,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民工的思想道德、法制及从业安全技能教育。
工地管理部门及人员应加强治安综合治理,防范治安、刑事事件的发生;主抓地方关系管理,配合当地执法民政部门,积极与施工当地人民搞好关系,处理施工中的误会支出,保持融洽和谐的施工关系。
⑤商业经营的影响
Ⅰ.施工期间对当地商业经营状况的影响
铁路建设具有产业链长、投资和需求拉动作用大的突出特点,不仅可以带动沿线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还会拉动与铁路建设相配套的机械、电子、通信、信息、环保等多个行业的发展。除此之外,项目还带来了大量农副产品、服务业等方面的需求,对当地商业发展有巨大的拉动作用,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可以从中直接受益。
Ⅱ.运营期间对当地商业经营状况的影响 经过调查,绝大部分当地群众认为铁路的修建会带动当地商业发展,尤其是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将是该项目的直接受益者,所以该项目 得到他们的极大地支持,该部分群众也以极高的热情参与到项目的决 策、实施与评价中。
⑥施工措施的影响
Ⅰ.给排水
给排水管道、构筑物基坑开挖的施工措施不合理、施工方法不当等,造成附近房屋沉降、倾斜、变形、裂缝、渗漏、倒塌等安全问题,引起房屋所有者对施工的抵触情绪,严重的会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危险区、主要道口没有悬挂安全生产标语和安全警告牌。施工现场的坑、井、孔、洞和沟道等处,没有加设盖板、围栏和悬挂警告标志牌,容易对行人人身安全产生不安全因素,造成人员伤害,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Ⅱ.路基
爆破过程产生振动,石料飞溅造成人员伤亡;施工不当造成支挡结构失稳;人员高空作业;路基填筑不当,造成路基本体失稳;路基基坑开挖导致周边地质沉降;桩基施工切断地下管道引起停水、停电或停气事故等等,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或造成严重影响,会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Ⅲ.桥梁
桥涵基础施工的基坑开挖,特别是深基坑及地下水丰富且地质条 件为透水底层时,如基坑边坡防护失当,透水地层降水无隔水措施,易造成基坑边坡失稳坍塌、地面下沉,会对邻近的建筑物造成损毁。
因修建铁路,水流受到约束,修建铁路前漫流的雨水会集中到小桥涵处集中排泄,如小桥涵下游出口距农田、村舍及道路较近,雨季易造成淹没农田、道路及房舍庭院,并易形成局部冲刷,给小桥涵下游居民的财产及生活造成影响,会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⑦对周边交通的影响公、道路管理部门提出的主要意见及存在的风险因素有:
Ⅰ.为满足道路规划发展需求,铁路跨越公路技术条件,净空需满足相应等级公路运输要求,净宽需满足道路规划红线要求,并且铁路桥墩等基础设施不能侵入公路边坡或排水沟内。
Ⅱ.铁路、公路并行地段,不能侵入公路用地界,并预留公路规划拓宽条件。
Ⅲ.铁路、公路并行地段,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避免交通事故对铁路设施造成破坏引发二次事故。
Ⅳ.地区雪害严重,道路下挖冬季易积雪,建议铁路上跨公路时,避免下挖既有道路。
Ⅴ.铁路上跨或下穿既有公、道路,需对既有道路进行改造时,注意施工措施与施工过渡,尤其交通繁忙城市道路,避免引起安全事故或引起社会不稳定风险。
Ⅵ.乡村道路立交设置应满足百姓出行,耕种放牧需求,设置密度和标准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协议要求,避免村民阻工现象发生。
Ⅶ.在既有道路原位修建立交桥涵,会造成既有道路中断,影响道路的通行,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Ⅸ. 施工时施工车辆不可避免要占用一部分既有道路资源,对道 路会产生一些破坏,且对社会车辆的正常通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对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一些不便。
通过分析认为,以上因素存在风险内容。
6.媒体舆情
(1)风险识别
媒体舆情的风险因素主要为:媒体舆论导向及其影响。
媒体舆论导向及其影响:是否获得媒体支持,是否协调安排有权
威、有公信力的媒体公示项目建设信息、进行正面引导,是否受到媒体的关注及舆论导向性的信息。
(2)风险因素分析
目前未见媒体不良舆论,群众对该项目的反应良好,分析认为,该因素不存在风险内容。
(二)主要风险因素
按照风险可能发生的项目阶段(决策、准备、实施、运营),结合当地经济社会与拟建铁路项目的相互适应性,从初步识别的各类风险因素中通过分析、筛选、归纳出主要的和关键的单因素风险,见下表
4-4。
表 4-4 主要风险因素识别表
序号 |
风险类型 |
发生阶段 |
风险因素 |
备 注 |
1 |
征地拆迁及补偿 |
实施 |
房屋征拆范围 |
|
2 |
征地拆迁及补偿 |
实施 |
土地房屋征拆补偿标准 |
|
3 |
生态环境影响 |
实施、运营 |
噪声和振动影响 |
|
4 |
经济社会影响 |
实施、运营 |
对周边交通的影响 |
|
5 |
生态环境影响 |
实施、运营 |
电磁辐射影响 |
|
6 |
经济社会影响 |
实施 |
施工措施的影响(路基、桥梁施工) |
|
7 |
方案的技术经济性 |
实施、运营 |
隧道工程施工可能引起的影响 |
|
8 |
生态环境影响 |
实施 |
其他影响(文物、古木、墓地以及多样性破坏) |
|
9 |
生态环境影响 |
实施 |
水土流失 |
|
10 |
生态环境影响 |
实施 |
水体污染物排放 |
|
11 |
生态环境影响 |
实施、运营 |
公共开放活动空间、绿地、水系、生态环境和景观 |
|
12 |
生态环境影响 |
实施 |
取、弃土场 |
|
13 |
生态环境影响 |
实施 |
大气污染物排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