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操作流程
PPP项目操作流程可分为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项目执行和项目移交等5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为若干步骤。步骤如下:
一、项目识别:
1.项目发起、2.项目筛选、3.物有所值评价、4.财政可承受力评估
二、项目准备:
1.管理架构组件、2.实施方案编制、3.实施方案审核
三、项目采购:
1.资格预审、2.采购文件编制、3.响应文件评审、4.谈判与合同签署
四、项目执行:
1.项目公司设立、2.融资管理、3.绩效监测与支付
五、项目移交:
1.移交准备、2.性能测试、3.资产交割、4.绩效评价
PPP项目操作较复杂,步骤多,周期长,对政府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实践中,政府往往难以独自完成整个操作流程,需借助法律、技术、财务、环境以及其他领域的专业顾问力量。合理选择并有效管理顾问团队,对PPP项目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
为什么要推广PPP模式?有什么意义?
PPP模式作为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一种供给模式,在欧美发达社会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在南美、亚洲一些新兴经济体也正在应用。我国应用PPP模式的历程,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到今天,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5—2003年为起步摸索阶段,以利用外资为特点,先后在一批能源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应用这一模式,摸索积累了一些初步经验;2004—2013年为稳步发展阶段,以建设部发布《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26号)为标志,以地方政府积极参与为动力,PPP应用得到长足发展;2014至今,为出台顶层设计、大力推广阶段,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42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交通部、水利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和财政部发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操作指南》(财金【2014】113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工作导则》作为顶层设计的标志,以深化供给侧改革为动力,PPP模式应用得到规范、迅速地发展。也许大家会问,国家为什么在当前要大力推行PPP模式,有何重大意义?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认识其重大意义:
一、PPP模式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投融资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PPP模式是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大创新。
三、PPP模式有利于打造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四、PPP模式能促进不断完善财政投入和管理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广西中创工程(“工程通网”www.gctong.com)承接各行业PPP项目咨询,有需要请联系我们!
联系人:钟经理
电话:15807771860
微信:zh1582680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