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工程建设与生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区域水土流失主要受降雨、地形、岩性、植被、土壤及人为活动六因子影响。其中降雨及其产生的径流是水土流失的直接动力,土壤则为侵蚀的对象,岩性、地形、植被和人为活动直接影响水土流失的程度。
拟建项目由于工程施工对项目建设区内的地表植被进行铲除或掩埋,破坏了地表土壤的保护层,同时在开挖处或填方处又改变了原地面的坡度与坡长等,形成了暂时的不稳定坡面。这些人为的工程行为与不易改变的气候因素、土壤因素等共同影响建设期间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各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又有一定差异,水土流失形式亦有所不同,同时这种影响将随着边坡防护、地表硬化及绿化工程的实施逐步得到控制。
(1)主体工程区:施工过程中,土石方开挖回填形成裸露边坡及地表,若不及时采取支挡、硬化等有效的防护措施,在降雨及其径流的冲刷下易产生面蚀、沟蚀,遇暴雨还会发生严重的沟蚀甚至发生坡面崩塌,从而导致水土流失量的增加。
(2)施工生产生活区:影响因素主要是土壤、植被。该临时占地作为主体工程的堆料场,布设在主体工程区西侧,由于破坏了原地貌土壤、植被,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3)临时堆土场区:临时堆土场区将原有植被和土地占压、碾压,外来土方形成堆垫地貌,客土较为松散,短时间内难以达到自然土体的特性指标,而区域内造成水土流失的外营力非常强烈,沟蚀尤为严重。
5.7 结论意见
经过分析,主体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主体工程设计等基本符合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满足水土保持要求,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项目可行。主体工程设计中对项目区内的绿化、排水、边坡防护等采取了多项措施,在项目施工结束时,能有效防止降雨及其径流对地表的冲刷,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既保证建设项目的正常运行,又改善环境景观。
现阶段主体工程设计中,未对主体工程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和临时堆土场区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因此,本方案将补充主体工程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和临时堆土场区的施工临时防护措施。